
8月9日晚,佛山“西甲”现场展销高州非遗和储良龙眼。三宣供图

高州木偶戏是首批国家非遗项目。
三宣供图

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三宣供图
8月9日晚,佛山三水云秀山体育场,第十九届佛山“西甲”足球联赛十六强淘汰赛激战正酣。赛间,一场“高州之夜”以球为媒,绿茵场成了高州非遗和储良龙眼的展销舞台,彰显了佛山三水与茂名高州两地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引领下县域协同发展的新活力。
南方日报记者 吴碧霞
通讯员 三宣
特产亮相 绿茵场成展销会
8月9日晚,云秀山体育场西门,高州农特产品特色摊位前,一粒粒个大饱满的储良龙眼吸引着入场观众的目光。
场内,栩栩如生的木偶兵马整齐划一,铠甲碰撞声与岭南古乐交织,艺人正灵活操纵木偶人,把冼夫人当年训练士兵的情景重现在观众眼前。这是首批国家非遗项目高州木偶戏,通过把冼夫人和木偶戏两大IP一体呈现,观众可快速了解高州历史文化。赛事期间,“冼夫人”还免费派发当季的高州龙眼,现场观众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事实上,这样极具民俗特色的表演已是佛山“西甲”赛场标配。今年,主办方将往届备受好评的“西甲之夜”升级为“超级周末”,邀请新疆民族歌舞、贵州镇远龙灯会等国家级、省级非遗民俗节目“撑场”,打造“精彩不止足球”的全民狂欢。
高州作为三水自2023年结下深厚协作友谊的“合作伙伴”,本次以佛山“西甲”为纽带,两地帮扶协作进一步拓宽至文旅体领域,彰显了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引领下县域协同发展的活力。
高州是“全国水果第一县”,荔枝产量占全球的十分之一,龙眼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高品入佛”是佛山对口帮扶协作高州的重要举措,目的是让高州“枝头鲜果”升级为“湾区金果”,持续擦亮“全国水果第一县”品牌。
据介绍,自结对帮扶以来,三水区设立了高州市农特产品展销中心,5家对口帮扶地区农特产品销售专馆上架销售高州农特产品,先后在佛、高两地举办三届农产品产销对接大会,实现农产品销售超2000万元。
今年,高州推出佛山人游高州A级景区半价,其他景区免票的优惠。借力佛山“西甲”赛场,高州还希望向佛山推介当地农文旅资源,并达成更深度的产业合作。
在佛山—茂名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高州工作队副队长周伟洪看来,三水食品饮料产业实力显著,正朝着千亿产业集群目标迈进,而高州水果资源能为其提供优质原材料。“欢迎更多三水企业到高州投资,也希望明年能组队参加佛山‘西甲’。”
由点及面 助力高州全面跃升
非遗木偶戏和储良龙眼征服球迷的同时,距离云秀山体育场不到10公里的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正作为全省“反向飞地”新样板,改写传统协作帮扶逻辑。
有别于传统的反向飞地,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重点突出产业共建模式,坚持“共建园区、共同招商、共享收益”。截至2025年5月,已签约项目17个(含两个签框架协议),计划投资额约121亿元,已投产项目9个。
这是三水以产业协作帮扶高州的缩影。自2023年6月结对以来,佛山—茂名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高州工作队以产业转移为核心、园区共建为载体、乡村振兴为纽带、民生改善为目标,全面推进与高州市的对口帮扶协作工作。
精准发力破解工业短板。着力构建“佛山总部研发、高州生产制造”协同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链向高州延伸,已落地申菱环境、国星光电、佛山照明等项目31个,总投资58.94亿元。
高州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5.74亿元,增长9.1%;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已形成以装备制造、金属加工、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为高州GDP破千亿作出三水贡献。
村企共建全面振兴乡村。2023年11月,佛山20条经济强村(社区)、20家企业,与高州20条特色村正式签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佛山村企三年内将多方投入不少于1亿元,目前已投入资金6291.2万元,谋划帮扶项目121个。其中,三水区帮扶的源潭村—浮山村篮球场、桂圆烘干加工厂项目入选2024年度广东省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项目范例。
以点带面拓宽帮扶领域。两年多来,佛山、高州两地实现423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城通办,28所普通中小学校或职业学校建立结对关系,珠江医院三水医院与高州市人民医院签署《医疗合作协议》,两地人才交流、劳务往来越发密切,彰显了三水对口协作的速度、力度和温度。
从城市到镇村、从产业到人才,从医疗到教育,一个个项目的推动、一项项措施的落地、一个个人才的流动,架起了三水与高州之间共进的桥梁,助力高州全方位跃升,也在不断焕新“千年古郡 中国荔乡”的综合竞争力。
■观察眼
打造全省“反向飞地”新样板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地区,实施跨区域的经济开发和园区合作建设,促进资源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2023年3月,广东省发布新政策,提出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各市在珠三角地区设立“反向飞地”。
当年9月,茂名高州·佛山三水产业合作园正式揭牌。合作园选址三水新城中心,两地仅用3个月时间便推动园区实体化运转。
体制机制的突破是产业合作园的重大创新。入驻合作园的企业虽然注册地在三水,却可以享受佛山与茂名两地的优惠政策与优势资源,这一设计可带动两个县域间协调发展。
同时,入园项目产生的相关经济数据优先纳入高州统计,全力支持高州实现GDP超千亿目标。目前,已投产9个项目中,已有4个项目纳入高州统计,2024年累计纳统产值/营收约13.4亿元。
利益分享上也有突破。两地商定将对口帮扶资金优先用于园区运营,同时明确将园区前期产生的收益全部统筹用于支持园区滚动发展,后期产生的收益按比例分成的共享机制,优先将“蛋糕”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