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浪潮奔涌。在临港新片区这片热土上,一座承载国家战略的现代化新城正以惊人速度崛起。
2019年8月,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临港新片区正式扬帆启航,肩负起国家战略使命。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临港新片区初步实现“五个重要”目标的重要一年。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临港新片区以“五个重要”为统领,在制度创新、产业升级、金融开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六年耕耘,滴水成湖。作为在临港新片区首家获批成立、首家揭牌的银行机构,中国建设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以下简称“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己任,在临港这片热土上,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勇当开发建设的“先行者”与“排头兵”,不断为临港新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滴水湖畔书写着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发展的壮美篇章。

首创“双创贷”,破解科技企业融资痛点
临港是一座新城,也是一座科技之城、未来之城。据悉,临港新片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揭牌初的254家增长至2025年5月的1596家,专精特新企业从26家增长至621家。
而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的背后,是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金融力量的赋能与支撑。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把科技金融列为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深度聚焦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产业布局,精准助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针对辖区内兼具“文创”与“科创”属性的企业(具有六类科技资质且属于文创行业小类),依托其作为临港新片区内唯一文化创意特色支行的独特优势,创新推出了“双创贷”集群服务方案。
星逻人工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软件开发的科技创新企业,持有专精特新认证,技术实力突出。2024年6月,该企业在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获批纯信用流动资金贷款,但在后续贷后走访中,企业总经理助理刘总向建行客户经理坦言:“纯信用贷款虽然解决了融资难问题,但融资成本高仍是企业发展的负担。”
针对这一痛点,建行客户经理注意到,该企业主营的无人机软件领域属于文创范畴,除获得“双创贷”产品本身的融资支持外,该企业还可额外享受政府提供的文创贴息政策,贴息幅度高达市场基准利率(LPR)的50%,且贴息力度显著高于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专项补贴。企业当即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安排财务部门与建行对接,加快准备申请材料。目前,该企业的文创贴息申请已顺利提交。
“建行不仅主动送政策上门,更高效落实贴息申报,切实降低了我们的财务负担,真正体现了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急企业所急、办企业所需的服务理念。”刘总感慨道。
此外,今年3月成功落地建行上海市分行首单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有效缓解生物医药领域某上市公司在当前资本市场估值承压的燃眉之急,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同时,聚焦临港新片区前沿重点产业,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还组建了面向集成电路产业的金融服务团队,建立前中后台高效联动机制,强化行业研究、业务创新和专业协同,打造覆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了科技金融综合服务能力。
撬动“人才链”支点,创新融合服务新质生产力
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临港新片区始终把科技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加强人才培育,激活人才兴业的一池春水。
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启动联名卡人才服务项目,以金融力量实现精准赋能,聚焦新片区人才工作生活的“关键小事”,涵盖了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疗教育、文旅消费、安居保障、金融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功能权益,全方位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生态,为临港建设人才高地注入新动能。
此外,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依托联名卡的“拓圈效应”,通过G端链接,积极对接优质企业、高精尖人才和高端人才等,为他们提供多元化的综合金融服务。从企业端的账户结算、代发工资、现金管理、跨境收付、信贷融通、股权投资,到个人端的借记卡、高端信用卡、财富管理、建e贷、购车分期、购房金融,全方位匹配来自企业、个人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成功架起了与政府、企业、人才的桥梁,构建起临港新片区科技产业金融下的新质支付生态圈。
绘就低碳新画卷,用心守护这一湾“清澈湖水”
在临港新片区的规划蓝图上,滴水湖宛如一颗湛蓝的瞳孔,倒映着天空与城市的共生理想。当金融塔楼在湖畔拔节生长,一场守护“城市之眼”清澈本真的生态革命正悄然推进——这里不仅是资本涌动的热土,更是低碳与自然共舞的试验场。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绿色金融俨然成为推动新片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六年来,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持续加大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信贷投入,聚“金融活水”润“绿色沃土”,以金融之笔绘就绿色生态新画卷。
艾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主要绿色信贷客户之一,其子公司张北艾郎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建设、运营张北艾郎能源50MW风电项目。该项目承载着为区域输送清洁电力、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使命。然而,风电项目普遍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巨额的建设资金需求远超企业自有资金储备。“项目刚启动,设备采购、基建等刚性支出就让我们面临一定的现金流压力。”张北艾郎能源项目负责人坦言道。
获悉企业痛点后,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上门对接项目融资需求,通过实地调研、收集材料,对项目进行评估,为其提供了定制化专属金融方案。最终,凭借高效的内部协同和专业能力,于今年6月成功完成对该项目的首笔大额信贷资金投放。
“建行的专业服务和高效执行力,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也坚定了我们发展绿色能源的信心。”该项目负责人感慨地说。据悉,张北艾郎能源 50MW风电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均可提供大量清洁电力,每年可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将有效促进当地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为区域经济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通数字场景,数字金融绘就未来之城新蓝图
滴水湖西岸,荣耀之环的曲面幕墙流淌着数据流光。玻璃映照出的不仅是金融塔楼的倒影,更是数字与生活交融的未来镜像。临港新片区设立6年来,在数字化建设领域已形成系统性突破,从智慧交通、数据跨境到产业赋能,构建了“技术-场景-制度”三位一体的数字新城框架。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紧跟新片区数字化发展战略部署,坚持以金融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数字化平台推广运用,全力赋能未来之城数字化建设。
自然资源部东海局保障中心是一家负责东海海上资源管理及后勤事务保障的副厅级单位,其单位员工遍布苏闽两省,管理半径大,对单位财务人员而言,每月每季逐人现金收缴党费、工会费,然后到银行进行现金汇款,过程繁琐且极易出现账务问题。在获悉客户困难后,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通过建行系统内自主打造的数字化平台“悦生活”实现党费线上收缴,其便捷支付与智能对账功能获高度认可。近期,支行针对其上级工会缴费模式改革需求,迅速复制党费场景经验,完成工会缴费系统数字化改造升级。服务对象由党员延伸至全部300余名员工,并为有用卡需求的员工上门办理银行卡开卡业务,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数字让生活更便捷,也让生活更高效。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积极与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对接,成功落地本市首个财政贴息资金数字人民币发放场景,成为上海地区首单财政账户付款资金批量直达企业数币钱包业务;与临港新片区内创新平台对接,与“走出去平台”建立“值班”模式,与“跨境通平台”建立网银直联模式,为客户在跨境交易时带来更高效的数字金融服务新体验。
从滩涂之地到未来之城,站在临港新片区成立六周年的节点,临港的视野俨然已越过海岸线:根据《临港新片区创新型产业规划》,到2035年将建成1万亿级经济体,重点领域产业竞争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放眼未来,临港必将成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引擎,金融与产业在这里将更好地同频共振、相互赋能。建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将带着金融活水从滴水湖出发,继续以金融创新之力奔涌向更广阔的产业原野,助力临港这片热土书写更高水平开放的崭新篇章。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