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在中国太保产险与蚂蚁集团战略合作暨新产品发布会上表示,医药、医疗和保险行业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功能,持续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与医药和医疗系统协同发展,共同服务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活动以“爱和责任,保险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周延礼说:“要建设好和谐共赢、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保险的环境,做到‘保险让生活更美好’‘让病有所医’,避免‘因病返贫’,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对保险业来说责任重大。”
周延礼认为,首先,在多层次医保制度体系下,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市场,能够有效减轻人民群众的医疗自负压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其次,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还有利于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互补、形成合力,在产品设计方面通过医疗保险产品加健康管理服务的方式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促进医保体系的全流程、多方位发展。最后,商业健康保险的创新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需求,商业健康保险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医疗保障服务闭环。
周延礼强调,未来建设商业健康保险生态体系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康保险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重点在于“多层次”,这是统筹健康保险生态的要素框架。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广、待遇水平不断提高。但商业健康保险、补充医疗保险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生态功能施策的关键。因此,要完善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加强基本医保、建立并完善大病保险及其他惠民型补充保险、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并促进各制度的有效衔接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
周延礼表示,治理方面要坚持科技创新,鼓励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保险科技等手段提高保险公司精算定价能力,拓宽服务边界,提质增效。利用语言大模型等科技赋能保险教育,深入普及健康保险常识和医保知识,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对商业健康保险的认知度,不断扩大商业健康保险的参保率。推动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的深度融合,以惠民保为契机充分探索社商融合的新模式,发挥普惠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二是注重改善民生与健康保险发展的生态协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与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慢病群体与亚健康群体不断扩大,对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提出新的挑战。通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构建,以应对新时期医疗保障需求的变化非常关键。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作为居民就医的基本保障,参保人群最多,但基本医疗保险定位为保基本,待遇水平不足以抵御既往症患者长期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而传统商业保险核保严格,带病体人群、慢病人群及老年群体大多被拒之门外,这类群体的医疗保障在供给侧存在明显不足,是健康保险市场生态建设的障碍。因此,保险行业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在做好风险控制的情况下,积极开发相应的保险产品,从资金与服务两个维度解决当前保险供给的不平衡问题。
三是生态建设促进健康保险发展新模式。要关注保障体系与地区的适应性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且地区特征与差异明显,各地区医疗保障水平存在差异。以惠民保为例,我国惠民保发展呈现出地区不平衡特点,城市定制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存在较大差异。各地惠民保产品应该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基本医保保障程度和健康卫生水平设计相应产品,更好发挥惠民保功能作用,以适应和满足当地居民的医疗保障需求。
四是生态建设促进科技赋能健康保险发展新模式。要注重数据协同与数据价值实现。推动保险行业与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实现有效协同,为发展商业健康保险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通过打通数据共享壁垒,推动保险业信息平台与医疗机构和医保部门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充分利用医疗诊断和医保费用等信息,助力商业健康保险提升理赔结算效率,发挥健康管理“治未病”的功用。此外,基于商业健康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数据积累,在保证数据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数据价值,助力创新型商保产品的待遇设计、费用精算和风险控制,将数据积累转化为居民医疗健康保障的创新土壤。